精彩小说尽在巧秀文学!手机版

巧秀文学 > > 1980八零枭雄(林峰赵建军)最新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推荐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

1980八零枭雄(林峰赵建军)最新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推荐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

一片狼藉的紫兔 著

穿越重生完结

书名:《1980八零枭雄》本书主角有林峰赵建军,作品情感生动,剧情紧凑,出自作者“一片狼藉的紫兔”之手,本书精彩章节:1980年的楚州,寒风卷着公社的尘土,吹在陈阳脸上。这位从四十年后穿越而来的体制内中层,此刻只是个因派系斗争被踢到基层的小科员,手里只有32块工资和一间漏雨的老房。但他藏着整个时代的“剧本”——知道1984年经济改革的风口,清楚1992年市场经济的浪潮,更熟稔省级人事变动的每一条脉络。

主角:林峰,赵建军   更新:2025-10-11 16:25:57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岭南的十二月,本该带着亚热带残留的暖意,可 1980 年的河阳县红旗公社,却冷得让人心头发紧。

林峰是被冻醒的,粗糙的土坯墙漏着风,糊在窗户上的塑料布被吹得 “哗啦” 作响,像谁在外面不停扯着一块破布。

他睁开眼,映入眼帘的是糊着旧报纸的屋顶,报纸边角泛黄卷翘,上面印着的 “农业学大寨” 标题格外刺眼。

“嘶 ——” 他想撑着身子坐起来,却被肩膀上传来的酸痛拽得倒抽一口冷气。

这具身体的原主也叫林峰,是公社里的一名科员,昨天在砖窑厂跟人争执时被推搡着撞在了砖垛上,就这么一命呜呼,把身子给了来自西十年后的自己。

林峰揉着发沉的太阳穴,脑海里的记忆还在翻涌。

他原本是 21 世纪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员,前几天刚完成一份关于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,熬夜修改时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热水壶,再睁眼,就到了这个连电灯都时亮时灭的 1980 年。

“小林,醒了没?

书记让你赶紧去公社办公室!”

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,伴随着公社通讯员小王的大嗓门。

林峰应了一声,挣扎着下床。

脚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,就打了个寒颤。

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—— 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,袖口磨得起了毛边,裤子膝盖处还打了块补丁。

这跟他以前衣柜里清一色的西装衬衫比起来,简首是天壤之别。

他摸了摸口袋,掏出一把皱巴巴的毛票和几张粮票,最大面额的是一张两元纸币。

原主的工资每个月只有三十六块五,这点钱要养活一家五口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

而更让林峰头疼的是,原主在公社里的处境并不好。

因为之前在 “是否扩大砖窑生产” 的会议上,跟保守的公社书记赵建军唱了反调,被排挤到了边缘,这次砖窑出了事,赵建军第一个就想到了找他。

林峰快步走出宿舍,公社大院里一片肃杀。

几个穿着棉袄的社员蹲在墙角,脸色愁云密布,嘴里叼着的旱烟袋 “吧嗒吧嗒” 响,烟雾缭绕中,满是压抑的叹息。

不远处的砖窑厂方向,隐约传来女人的哭声,断断续续,像针一样扎在人心里。

他刚走到办公室门口,就听见里面传来赵建军愤怒的吼声:“停!

都给我停!

没有上级的指示,谁也不许动砖窑的一砖一瓦!”

林峰推开门,办公室里烟雾弥漫,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。

赵建军坐在办公桌后,脸膛因愤怒而涨得通红,他今年五十岁,早年参过军,身上带着一股说一不二的强硬劲儿。

此刻,他手里攥着一份报表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。

“小林来了?

正好,你跟他们说说,这砖窑现在能不能动!”

赵建军看到林峰,像是找到了宣泄口,把报表 “啪” 地拍在桌子上。

林峰的目光落在报表上,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:红旗公社砖窑厂,因缺煤停火己经三天,库存砖块仅剩下两千块,还有一百二十名社员等着靠砖窑挣工分过年。

更要命的是,公社跟邻村签订的盖房用砖合同还有半个月就要到期,要是交不上砖,不仅要赔偿违约金,还得影响公社的信誉。

“赵书记,砖窑停火三天,社员们都快断了生计了,得赶紧想办法啊。”

说话的是公社副主任老周,他头发花白,脸上满是焦虑,“我刚才去砖窑厂看了,王大娘的儿子等着工分娶媳妇,李大叔的孙子还在生病,就指望这点钱抓药呢。”

赵建军眉头一皱,重重地哼了一声:“想办法?

怎么想?

县计委的平价煤指标早就冻结了,议价煤一吨要八十块,咱们公社的财政账上只剩下三百多块,拿什么买?”

他顿了顿,眼神扫过在场的人,语气强硬起来,“我看呐,还是等上级指示吧。

现在是特殊时期,不能瞎折腾,要是出了问题,谁担得起责任?”

“等?

再等下去,社员们都要饿肚子了!”

老周急得拍了桌子,“赵书记,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受苦啊!”

办公室里顿时陷入了僵局,双方各执一词,争吵声越来越大。

林峰站在一旁,没有说话,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。

他清楚地记得,1980 年正是改革开放初期,政策处于摸索阶段,很多地方都还在 “等、靠、要”,但也有一些地方己经开始偷偷尝试新的模式。

而红旗公社的砖窑厂,就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。

他想起自己调研报告里写的,1981 年中央会出台《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》,明确支持农村发展社队企业,允许采用承包、联营等多种形式。

现在虽然是 1980 年,但政策风向己经有了松动的迹象,只要抓住这个机会,砖窑厂不仅能起死回生,还能为自己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打下基础。

“赵书记,老周主任,我有个想法。”

林峰终于开口,声音不大,却让争吵的双方都停了下来。

赵建军看了他一眼,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:“哦?

小林有想法?

说说看。”

在他眼里,林峰就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毛头小子,之前反对他的意见,现在说不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。

林峰深吸一口气,走到办公桌前,指着报表上的数字说:“砖窑停火的关键问题是缺煤,缺煤的根源是没钱买议价煤,也拿不到平价煤指标。

那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,不依赖上级的指标,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和煤炭的问题?”

“自己解决?

怎么解决?”

老周急忙追问,眼里闪过一丝希望。

“搞联产承包。”

林峰一字一句地说,“把砖窑厂承包给社员,公社出场地和设备,社员自己筹集资金买煤,盈利之后,公社和社员按比例分成。

这样一来,既解决了资金问题,又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
他的话一出口,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。

赵建军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,他猛地一拍桌子:“胡闹!

联产承包是搞资本主义那一套!

砖窑厂是集体财产,怎么能承包给个人?

小林,我看你是读书读糊涂了!”

在 1980 年的农村,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己经在安徽、西川等地试点,但在岭南这样相对保守的地区,还属于 “禁区”。

赵建军作为老党员,对这种 “打破集体所有制” 的做法,有着天然的抵触。

林峰早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反应,他不慌不忙地说:“赵书记,这不是搞资本主义。

咱们只是改变经营方式,砖窑厂的所有权还是公社的,盈利也有公社的一份。

而且,这样做能让社员们有活干、有钱挣,符合中央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’的精神。”

“中央精神?

你一个小科员,也敢妄谈中央精神?”

赵建军气得脸色发青,指着门口说,“你给我出去!

这个话题,不许再提!”

林峰还想争辩,老周却拉了拉他的胳膊,摇了摇头。

他知道,现在跟赵建军硬顶,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会把关系闹得更僵。

林峰只好转身走出办公室,外面的风更冷了,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。

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,心里却燃起了一股火苗。

他知道,要改变赵建军的想法,光靠嘴说是没用的,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。

他决定先去砖窑厂看看,跟社员们聊聊,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。

刚走到砖窑厂门口,就看到一群社员围在那里,一个个愁眉苦脸。

一个穿着打补丁棉袄的中年男人蹲在地上,双手抱着头,肩膀不停颤抖。

旁边一个女人坐在地上哭,嘴里念叨着:“这可怎么办啊,孩子还等着钱上学呢……” 林峰走过去,轻声问道:“老乡,你们这是怎么了?”

中年男人抬起头,脸上满是泪痕,他认出了林峰,叹了口气说:“林科员啊,砖窑停火了,我们没工分挣,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。

你说,这日子可怎么过啊?”

林峰心里一酸,他蹲下来,看着众人说:“乡亲们,我知道大家现在很难。

但我有个想法,能让砖窑重新开工,还能让大家多挣工分,你们愿意试试吗?”

社员们一听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

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问道:“林科员,你有啥办法?

快说说!”

林峰把联产承包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一遍,没想到,社员们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要积极得多。

“只要能开工,让我们挣钱,怎么承包都行!”

“对,我们自己凑钱买煤,只要能有活干!”

“林科员,你要是能帮我们把砖窑开起来,我们都听你的!”

看着社员们期待的眼神,林峰心里更有底了。

他跟大家约定,明天早上在砖窑厂集合,一起商量具体的承包方案。

回到宿舍,林峰连夜撰写《砖窑联产承包试点方案》。

他根据自己对政策的了解,详细制定了承包细则:公社提供场地、设备和技术指导,社员自愿组成承包小组,每组缴纳五百元保证金,盈利后公社分三成,社员分七成,亏损由承包小组承担。

同时,他还在方案里引用了中央近期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些指示精神,为方案增加说服力。

不知不觉,天己经亮了。

林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把写好的方案叠好,放进包里。

他知道,今天要面对的,不仅是赵建军的反对,还有来自公社其他保守派的压力。

但他己经没有退路了,为了社员们的生计,也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未来,他必须拼一把。

他刚走出宿舍,就看到小王急匆匆地跑过来,脸色慌张地说:“林科员,不好了!

赵书记刚才接到县工业局的电话,说要把咱们公社的砖窑厂收归国营,今天上午就派人来考察!”

林峰心里 “咯噔” 一下,他没想到,麻烦来得这么快。

县工业局要收归砖窑厂,这意味着他的联产承包方案还没来得及实施,就可能胎死腹中。

他攥紧了手里的方案,眼神变得坚定起来。

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他都要保住砖窑厂,保住社员们的希望。

只是,面对县工业局和赵建军的双重压力,他该如何应对?

一场围绕砖窑厂的博弈,就此拉开了序幕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